切换到宽版

中国黑防联盟

查看: 107|回复: 1

[心理杂淡] 选择困难症竟是因为穷,更恐怖的6大原因你敢看吗?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1-9-19 18:51:33 | |阅读模式
说起选择困难症,大家一定会想起自己因为选择问题而导致的不快,其实这个问题每个人都会有,当你每次遇到一件事要进行选择时,你的心里就上串吓跳,会在纠结一样东西上花费很长时间,其实在生活中,我们真的非常讨厌这种生活!

选择困难症,虽然说是个很正常的现象,但却时时刻刻困扰着我们,特别两个选择势均力敌的时候,是人都会纠结,当然任何选择都有利弊,都要冒风险。通常我们说选择难时多是出现可能条件更好更有利自己的机会,但也可能因此没了退路导致情况比原先更差的局面。

自己实在难以取舍可以询问亲朋好友,让他们给些意见,看看是否有什么地方是自己没考虑到的,结果问了一圈还是难以取舍,甚至是抛硬币,听天由命。反过来你再想想,任何选择都不要后悔才最重要,更不要因此报怨别人,因为最终选择权在你手里,谁都没有预见未来的能力。

当然,当们遇到“太多选项而做不了决定”的时候,你的内心就已经浮躁了,有一个实验室曾经做过一个调查,问题从“外卖单看了无数遍还是不知该吃啥”到“这么多颜色的口红到底哪个最好看”,什么都有,而结果最终把矛头指向了“穷”,正是因为穷,才让你在选择上纠结万分。
然而“选择困难症”到底有没有科学解释呢?答案是有的,有研究发现,我们的大脑有时会遇到“选择过载效应(Choice Overload Effect)”,在面临太多选择时,它会削弱人的决策能力。
这项研究来自加州理工学院,实验中,志愿者们需要浏览一堆风景照,然后挑一张印在商品(比如马克杯或 T 恤)上,每个人都会做 3 次决定,三次的选项数量分别是6、12 和 24 张。研究者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(fMRI,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)记录他们当时的大脑活动;作为对照,志愿者还会再看一次这些图片,不同的是,这次由电脑随机帮他们挑选。

结果显示,人们在做决定的时候,大脑会有两个区域同时活动,一个叫“前扣带皮层(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)”,另一个叫“纹状体(striatum)”;而且,在选项为 12 时,这两个区域的活跃程度较高,6或24 时较低,电脑随机选择时则没有这样的活动。

之前有一篇关于选择困难症的论文,其作者是这样解释选择困难症的:
首先,在挑选过程中,大脑这两个区域会共同评估工作量(“需要费多大劲”),以及收益(“获得怎么样的结果”),它们一起组成了决定的难度。

第二,选项越多,耗费的工作量和取得的收益也会跟着上升,这种潜在奖励和心理努力之间就会存在一个“平衡点”,进而产生最佳选项数量。超过了这个范围,后者就会超过前者,导致大脑没办法迅速做出决定,进而演变成“选择越多越不开心”。
当然了,Camerer 同时承认,实验设计的 12 并非所有场景下的完美答案,每个人的理想值肯定都有差距,这取决于对奖励的感知水平、选项的复杂程度、决策目标、以及决策者性格与偏好等因素。他估计,这个数字通常可能会在 8-15 之间。
选择困难症有特殊情况吗?

答案当然是有的,“选择困难症”并不会一直出现,有时候甚至还会走向另一种极端:“决策疲劳(decision fatigue)”。哥伦比亚大学在 2010 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就介绍了这种现象:如果一段时间内经历太多太细的 decision-making,人们会因为“懒得再烦”而放弃认真思考,哪怕面临重大问题也是如此,决策质量亦随之降低。

举例来说,在逛超市的时候,刚开始你也许还会盯着包装/口味/品牌/产地一一权衡,半个小时之后你大概就不会纠结了,直接看啥拿啥。这也是商家们一般都会事先设定好“省心套餐”或者“一键默认”的原因:尽管它们往往不是最省钱的,但确实是最便利的。

其实,人的每个行为习惯都在彰显出潜意识,虽然不少人不会承认他在遇到选择困难症时是因为穷,但你现在仔细想想,你是不是为了省钱与喜欢,两者之间纠结了很久呢?其实,当我们在选择困难症出现时,你一定要干净利落,每次只选第一个出现的事物,选完就跳过,不要去考虑结果后果。

选择困难症,核心原因还是因为自身基础不够,选择范围太少,但又会心有不甘。比如说买车,买车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一个较大的支出,每个人也都希望买辆自己的车,现实情况往往是喜欢宝马却买了宝骏,如果你有上亿家产,还会在宝马与宝骏上纠结半天吗?其实核心原因还是因为你穷嘛。

然而造成这个困扰原因除了穷,还有另外6个方面,这些原因你肯定不愿意承认:
第一、不自信:对自己的判断总是持怀疑态度。不相信自己的选择,总是给自己的选择找一些相反的理由,否定自己。

第二、太聪明:思虑太多,多谋少断,以至于怕字当头,既怕利益受损,又怕名誉受污,既怕吃亏上当,又怕无知受骗。思前想后不敢决断。

第三、太在意:你太在乎别人的议论,太在乎自己的名誉,太爱惜羽毛,既想显示自己有,让人说自己大气,又要显示自己聪明,让人说自己占了便宜。

第四、太完美:选择困难症和个人性格有很大关系,有人有完美主义情节,骨子里要求事事完美,符合心中的完美标准。

第五、太胆小:害怕承担选择后的责任后果,害怕自己承受不起。

第六、没主见:有些人从小是乖乖女乖乖男,没有主见或者很少自己独立做决定。
有钱能使鬼推磨,其实我感觉,这世上哪有什么选择困难症,只不过是我等平民给自己的安慰罢了。说白了就是没钱,要不问问王思聪会不会选择有困难?答案肯定也有,当然不是我们普通人的这种索事,穷不可怕,怕的是你的能力配不上才华,你却还要为此纠结半天的尴尬。

现代社会选择太多,诱惑也多,人们的欲望也在不断增加,月入几千的我们现在还在纠结存钱与吃饭的问题,但今后,你的选择困难症或许会越来越多,因为你的收入远远赶不上你的追求,所以想要克服选择困难症,既要搞明白自己的需要,又要增长自己的实力,这样才能合心意,才能让自己的选择顺心。
永远支持中国黑防联盟论坛:www.vcs6.com
发表于 2021-9-22 14:32:11 |
感谢分享 试一下看看
永远支持中国黑防联盟论坛:www.vcs6.com
关闭

站长推荐上一条 /1 下一条

手机版|小黑屋|网站地图|( 蜀ICP备2020029785号 )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