切换到宽版

中国黑防联盟

查看: 98|回复: 2

[心理杂淡] 利用蔡加尼克效应调整本身的工作驱动力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1-9-19 11:26:09 | |阅读模式

1927年,心理学家蔡加尼克作了这样一个试验:她将138名受试者分为甲乙两组。让他们同时演算相同的并不十分困难的数学题。她让甲组一直演算完毕,而在乙组演算半途 ,突然下令停止。然后让两组别离 回忆演算的标题问题 。其结果乙组记忆成绩明显优于甲组。也就是未完成工作的人,记忆比已经完成工作的人更清楚。
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?这是因为人们在面对问题时,尽量全神贯注,一旦解开了就会松懈不再在意,因而很快忘记。而对解不开或尚未解开的问题,则要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开它,因而一起潜藏在大脑里。

这种解答未遂的问题深刻地留存记忆中的心态,叫蔡加尼克效应。人们天生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,人们之所以会忘记已完成的工作,是因为欲完成的动机已经得到满足;如果工作尚未完成,这同一动机便使他对此留下深刻印象。
关于蔡加尼克效应,曾有过这样一个笑话:
有一位爱睡懒觉的大作曲家,每天都很晚才起床。他的妻子为使作曲家早早起床,便每天早上在钢琴上弹出一组乐句的头三个和弦。作曲家听了之后,辗转反侧,最后终于不得不爬起来,弹完最后一个和弦。趋合心理逼使他在钢琴上完成他在脑中早已完成的乐句。
很多人有与生俱来的完成欲。要做的事一日不完结,一日不得解脱。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,人们天生就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。比如我们画一个圆圈,在最后留下一个小缺口:如果你再看它一眼,你的心思就会倾向于要把这个圆圈增补完整。
“蔡加尼克效应”使人容易走入两个极端:
如果经常走到“蔡加尼克效应”过强的一端,那么很有可能成为一个工作狂。这样的人通常性格比力 偏执、自主、坚定,面对任务非得一气呵成,不完成便死抓着不罢休 ,甚至偏执地将其他事物置身事外,太狭窄,太单一。如果经常走到“蔡加尼克效应”过弱的一端,那么做任何事都经常拖沓罗嗦,常常做事半途而废,总是不把一件事情完全完成后再转移目标,从而达不到本身 追求的成功。
每个人如果想在事业上获得辉煌成就,就要合理驾驭好“蔡加尼克效应”,不要走极端。既不要因为拖拉永远也完不成一件事,也不要非得一口气把事做完不成 。要避免走极端,就要调整本身 的完成驱动力。
如果你的毅力不敷 ,不克不及 长久的坚持做一件事情,那么本身 最好编制一个时间表,把必需 做的事情都记下来,然后科学、有计划地按时完成。心理医生对此给予了最简单的建议:如果你精力集中的时间限度是10分钟,那么,当你的脑筋一开始散漫你就要停止工作,然后用3分钟的时间活动筋骨,例如跳几下,去倒一杯水,或是做些静力熬炼 的肌肉运动。活动过后,再把另一个10分钟花在工作上。
一个从不把工作做完的人,可能永远得不到成功。所以在我们日常生活、工作中,有此倾向的人就要尽力改正,即使到最后依然没有获得让你满意的胜利,但至少在改正的过程中,能够扩展本身 的生活,并且 可以让生活变得更为充实、丰富多彩。

相反,如果一个人总是力求把每件事都做完,那么他会因驱动力过强而导致生活没有规律,从而变得太紧张,太狭窄。有此倾向的人应该有意识地放慢生活的步调,用一颗不急不燥的心细细体味生活的美好。生活的全部意义毕竟不全是做事,人的一部分时间是用来休息、感觉和思考的,也只有那些会休息的人,才会更好的工作。
永远支持中国黑防联盟论坛:www.vcs6.com
发表于 2021-12-25 14:31:11 |
感谢分享!!
永远支持中国黑防联盟论坛:www.vcs6.com
发表于 2022-1-2 08:14:48 |
跟我熟的人,请自动忽略此条回复。
永远支持中国黑防联盟论坛:www.vcs6.com
关闭

站长推荐上一条 /1 下一条

手机版|小黑屋|网站地图|( 蜀ICP备2020029785号 )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