切换到宽版

中国黑防联盟

查看: 95|回复: 2

[心理杂淡] 什么是价格歧视?价格歧视对商家有什么好处?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1-9-18 10:12:37 | |阅读模式

比来 刘女士很恼火,事情是这样的:
刘女士花了2000元买了一部最新款的时尚手机,她爱如至宝,一有空就拿在手上把玩。她为了买这部手机,花了整整两天时间跑了大半个城市的手机店,挑来拣去,反复比力 ,总算使本身 称心如意,手机价格低,款式和功能又好。
可是刘女士去了一趟伴侣 家,先前的高兴劲儿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;因为刘女士的那位伴侣 比来 也买了一款同样的手机,才花了1100元,别的 每月还赠15元话费,赠20个月,等于手机只有800元!本来 刘女士伴侣 的儿子本年 上了大学,那款手机在他们学校进行助学活动,只要凭学生证购买就能享受到如此优惠。刘女士伴侣 的儿子上学前才买了一部新手机,但又不想错过这个火好时机,于是就买下来送给了妈妈。

为什么同样一部手机在校园里和商场里的价格不同 竟这么大呢?这种价格策略在经济学上叫“价格歧视”,即出售完全相同的产品或提供完全相同的办事 ,却对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钱。要知道企业的性质是赢利,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,而不是慈善机构,虽然我们不克不及 否认商家有这种崇高动机的存在,但其主要还是为扩大市场、提高利润的一种价格策略。换句话说,商家是在看人下菜碟,也就是同样的东西,给不同的人卖不同的价钱。这种行为表面看来非常不合理,但只要运用得恰到好处,却能够达到商家提高利润和消费者满意的效果。
我们还是拿卖手机来分析。只要买了手机,就要打电话,产生话费,况且大多数学生都是远离家乡异地求学,有了手机会更频繁地和亲人伴侣 联系,每月的话费将不是一个小数目。手机对学生来说需求弹性较大,学生一来经济不独立;二来手机属于可用可不消 的东西,如果价格过高,大部分学生会选择不消 ,这样商家会失掉很大市场,所以商家给学生的价位极低,这样看似以成本价甚至不足成本价卖给学生,却获得了更多的用户,实际上商家仍能获利。
别的 商家还实行了一些辅助策略,如每月赠送话费等,以刺激学生多打电话。这样商家扩大了市场,提高了利润,学生也从中得到了实惠。而对于像刘女士这样的社会上的人,对手机的需求弹性相对就小,现代社会,工作、交际离了手机就极不便利 ,所以尽管价格高一些,你还是会买的。因此,商家就会在这两类消费者之间实行“价格歧视”,以博得 更大的市场份额,获得更大的利润。
在生活中,其实实行“价格歧视”的事例比比皆是。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,用电,工商企业与老百姓的价格不同,白日 与深夜的峰谷电价也不同;飞机票,寒暑假时对学生、教师打折卖,只要你有学生证和教师的工作证;乘公交车,买了月票的老乘客与偶尔的乘客所花的钱不一样;电影票,一般对少年儿童实行“半票”,有的舞厅为了使舞客在跳舞时可以成双配对,甚至只对男士卖票,女宾可以完全免费;看同样的电影,节假日的不雅 众也要比平时的不雅 众多付钱买票。
按普通人的心理规律,得了便宜的并不觉得特别高兴,而多付了钱的便会觉得很吃亏,所以,作为消费者,人们一般都反对商家的“价格歧视”,而要求公平待遇。但“价格歧视”对商家来说却是有好处的,每一个消费者都有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,只要商家能够在市场上将他们有效地分割开来,实行“价格歧视”就可以“捕捉 ”更多的顾客,把能够支付高价的顾客与只能支付低价的顾客一网打尽,获取最大可能的利润。所以只要有可能,商家就要实行“价格歧视”的定价策略。

“价格歧视”的极致是实行“完全的不同 价格”,它适合于那些一对一办事 的行业,如律师、医生之类,因为他们的办事 彼此 分离,他们的顾客也是各不相同。每类顾客对商品价格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,有的人贫穷或节俭,对价格斤斤计较,而有的人富有或大方,对价格满不在乎。对前者实行低价,可以让他们也成为商家的顾客,对后者实行高价,他们也不会因之而放弃购买。
永远支持中国黑防联盟论坛:www.vcs6.com
发表于 2021-9-27 03:04:54 |
拿走用啦,谢谢分享
永远支持中国黑防联盟论坛:www.vcs6.com
发表于 2021-10-30 07:19:49 |
膜拜神贴,后面的请保持队形~
永远支持中国黑防联盟论坛:www.vcs6.com
关闭

站长推荐上一条 /1 下一条

手机版|小黑屋|网站地图|( 蜀ICP备2020029785号 )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