切换到宽版

中国黑防联盟

查看: 56|回复: 3

[心理杂淡] 斯德哥尔摩效应:人质为什么会帮忙绑匪?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1-9-18 08:38:57 | |阅读模式

1973年,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发生一起银行抢劫案。在事发过程中,一名暴徒 劫持了4位银行职员,将他们扣押在保管库内。暴徒 提出的条件是,释放在押的同伙,并且包管 他们安全出境,不然 所有人质将被一一处死。
警方经过6天的包抄 ,终于钻通了保管库,用催泪弹将人质和绑匪驱赶出来,狙击手同时做好了危急情况下随时击毙绑匪的准备。然而,接下来发生的情况令人大出所料。在警方协助下成功脱离保管库后,4名人质反而将绑匪围了起来,庇护 他不受警方的伤害。在后来的审理过程中,人质拒绝提供不利于绑匪的证词。

这实在令人难以想通,本来 在绑匪劫持人质期间,曾威胁受俘者的性命,但有时也表示 出仁慈的一面,如给他们吃的。在出人意料的心理错综转变下,这4名人质抗拒政府最终营救他们的努力。更有甚者,人质中的一名女职员竟然爱上了绑匪并与他在其服刑期间订婚。而另一位则组建了一个救援基金会,四处筹钱请律师为绑匪脱罪。
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因瑞典银行抢劫案而命名,又被称为人质综合症,指绑架案中的人质与绑架者产生感情,依赖、甚至协助绑匪的现象。从本质上说,它也是绑架者在具体绑架过程中驯服了人质,人性能承受的恐惧有一条脆弱的底线。人质对于绑架本身 的暴徒,他的恐惧会转化为对绑匪的感激,然后变为一种崇拜,最后人质也下意识地以为绑匪的安全就是本身 的安全。
心理学家对这种匪夷所思的心理现象进行研究,并称之为“斯德哥尔摩综合症”。研究表白 ,它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四个条件:
条件A.人质生命受到严重威胁;
条件B.人质处于某种绝望之中;
条件C.人质所获得的信息只能是绑匪给他们的“一面之词”的信息;
条件D.人质会得到绑匪的恩惠。
有人曾经这样比方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:魔鬼来到人间,把一个人抓进了地狱,让他饱受熬煎 ,当魔鬼允许他回到人间,偶尔过上一点人间的“好日子”,他便会产生幻觉,以为本身 到了天堂。而那位曾经将本身 抓进地狱的魔鬼,仿佛是解救他的天使。
正如电影《肖申克的救赎》中的老犯人瑞德提起曾经让他饱受熬煎 的监狱时这样说道:“起初你讨厌它,然后你逐渐习惯它,足够的时间后你开始依赖它,这就是体制化。”他在监狱中整整被关押了50年,当他获知本身 即将刑满释放时,不单 没有满心欢喜,反而面临精神上的崩溃,因为他已离不开这座监狱。

囚犯对监狱的感情,必然 程度上就如同人质对于绑匪的感情——依恋,以及认同。假如人质能够认清本身 本该得到的所有权利和自由,还原绑匪对人质巨大的剥夺和渺小的赠予,她是否还会对绑匪感激涕零,以致爱上绑匪呢?
永远支持中国黑防联盟论坛:www.vcs6.com
发表于 2021-9-22 09:46:42 |
这个是好东东,收藏备用
永远支持中国黑防联盟论坛:www.vcs6.com
发表于 2021-10-27 18:16:31 |
6666666666666
永远支持中国黑防联盟论坛:www.vcs6.com
发表于 2021-11-2 14:59:57 |
这么牛X,试试看
永远支持中国黑防联盟论坛:www.vcs6.com
关闭

站长推荐上一条 /1 下一条

手机版|小黑屋|网站地图|( 蜀ICP备2020029785号 )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